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约做客ldquo名医堂rd [复制链接]

1#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医院和石家庄农村广播合作的《名医堂》节目,自年6月6日起,每周六早上7:00至7:30准时播出,共举办50期。第十期(8月8日)的《名医堂》节目是由新生儿科武兰主任带大家一起来认识《高危儿的早期识别及预防》,让我们来看看武主任是如何作客《名医堂》的?

石家庄市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武兰武兰,新生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医院新生医院儿童康复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能熟练使用呼吸机,对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抢救能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尤其擅长早产儿疾病及早产儿静脉营养,小儿生长发育异常的早期筛查及干预,康复评估,康复训练指导等。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的生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的危重程度,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家长很容易忽视及排斥这些问题,认为孩子大点就好了,确实有大部分孩子慢慢会跟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家长的一念之差错失了最佳的就诊时机和最佳的康复关键期。

高危因素有哪些?

1、胎儿期的高危因素:

①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脏器功能障碍。

②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常。

③妊娠期高血压: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④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疸、贫血、出血、肝脾等大多器官损害、病*感染等。

⑤孕期X线、同位素、工业污染物如汞、辐射、药物等有害物质的影响:可导致胎儿脑或肢体畸形等脏器损害。

⑥母亲疾病:可导致脑发育不良、婴儿发育迟缓、中枢协调发育障碍、*疸等。

⑦胎儿发育迟缓、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等: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脑瘫等。

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等。

2、分娩期高危因素:

①新生儿窒息:占活产数的5-10%,早产儿窒息发生率可高达60-70%。可导致脑发育不良、脑损伤、脑瘫、生长发育障碍、智力发育滞后或低下。

②难产: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或产伤。

③剖宫产:可导致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或感觉统合失调。

④产伤:可导致头部血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产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损伤、肱骨干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3、新生儿期高危因素:

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可导致脑瘫。早产儿脑瘫患病率是足月儿的6倍。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率是对照组的12倍。

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是导致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脑损伤或胆红素脑病,预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④严重感染性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⑤寒冷损伤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代谢紊乱等。

⑥先天缺陷。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的各种高危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损伤或产伤而产生脑损伤。

对于高危儿,怎样早期发现及早期纠正,显得尤为重要,发现越早,治疗越早,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的发生。对于新生儿科医生来说,我们看的不仅仅是孩子能不能吃喝,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大家有一个高质量的孩子。作为家长,您可能觉得孩子能吃能喝就是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后期的隐患还是很大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有高危因素的孩子都有问题,但是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能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与不适,而家长也不是专业的,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因此,一旦在孕期或生产时存在以上高危因素,请大家及时到新生儿科就诊,积极听取专科医师的建议,早期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

什么情况需转至NICU治疗?

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

②外科急诊。

③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5kg,胎龄32周者。

④严重围产窒息,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6分者。

⑤反复发作惊厥者。

⑥低灌注、低血压者。

⑦不明原因全身情况不良者。

经常有家属带着1周岁多的孩子过来问我们,我家孩子怎么还不会走路?我家孩子怎么走路姿势这么难看?等等。其实,这时候发现的已经晚了,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觉得非常的可惜。如果你早期发现了,早期进行治疗了,那么孩子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那么最早能什么时候发现呢?其实呢,在孩子出生3天以后就能发现孩子的运动发育异常。高危儿的早期表现

①生后情绪不稳定、易惊吓、易哭闹、易激惹或过度安静。

②睡眠障碍(夜间睡眠时间短,易醒,易翻滚)。

③吐奶频繁或喂养困难。

④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⑤喂奶时不注视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⑥头后背、憋气。

⑦四肢过度紧张(呈棒状)或多度松软。

⑧下颌、手脚频繁出现抖动。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干预?

①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如“布娃娃”,这是肌张力低下的表现,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

②身体发硬,好像“很有力”,活动时感到有阻力,这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脑瘫。

③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④2个月不会微笑,3个月不能抬头,4个月不会大声笑,反应迟钝及叫名字无反应。

⑤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此现象,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要注意偏瘫的发生。

⑥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椎体外系损伤。

⑦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位不能抬头或坐位时不能竖直,是提示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⑧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⑨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⑩6个月不会主动抓物,8个月独坐不稳,10个月不会爬。

以及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等等。

作为家长,我们在家怎样就知道孩子是异常的呢?

孩子从母体内出生后,会逐渐适应子宫外的环境,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3天以后,各种情况逐渐趋于稳定,在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来评价孩子的运动发育情况,进而判断孩子以后是否会发展成脑瘫。连续监测孩子的全身运动质量,预测预后会更准确。如果孩子出生以后各方面情况不太稳定,或者还伴有其他疾病的话,那么这时候评估是不准确的,应该等孩子情况稳定后再去评估。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的方法:

①新生儿期(生后28天)过分安静或多哭,易受惊吓,喂养困难

②3月:不会抬头,不看人,手握拳、不易张开

③4-5月:不与人交流,不会笑,不会翻身,不伸手抓物,尖足

④6-7月:不能独坐,扶物站立时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

⑤8-10月:不会爬,不能站,双手不能捏、抓物体

⑥1岁半:小儿仍不能站立和行走

⑦2岁后:小儿仍说不出单字

预防: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①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治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②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③预防病*感染,不接触猫、狗等动物。

2、胎儿出生时,应注意是否有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应预防早产、难产。

3、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预防颅内感染及脑外伤等。

当孩子出现萎靡、拒奶、活动减少、肌张力差;不明原因发热,或体温不升伴皮肤硬肿;生后24小时内出现*疸,或出生后每日血清胆红素增高>5mg/dl;存在出血倾向;出生后24小时无尿;腹泻伴失水表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中有咖啡色物质或胆汁;生后48小时未排胎便等等。这时候都需要转入新生儿进一步观察治疗。

治疗误区:

①有些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哭闹、吃奶差、多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全身打挺等现象,但认为孩子没有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②早产儿的家长见到自己孩子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正常同龄儿,就简单的认为跟孩子早产有关系,慢慢的能够恢复,医院行进一步检查,而是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从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③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姿势异常等问题,但常常认为是骨骼发育的问题,延误了就诊时机。

④一旦医生为患儿确诊为脑瘫后,家属一般有两种态度:一是不接受现实,认为自己孩子没有问题,回家等待,等孩子出现严重问题后再来就医,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盲目的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治疗来纠正患儿的状态。

以上这些误区都需要大家引起注意。

总结:

由于患儿发生疾病时的症状轻重不同,时间上有早晚,仅靠家长早期发现,做出诊断还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对高危儿,应在出生后至少6个月之内每个月复查1次,有些甚至需要复查至2周岁,防患于未然。医生对高危儿的连续观察,对脑瘫的早期发现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新生儿科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尤其是高危儿,出院时医师会为您做出院指导及出院后的一系列注意事项,为您和宝宝保驾护航!

供稿:新生儿科武兰编辑:彭永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