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医院,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曾因伤入院一个多月的吕先生将8面锦旗送给了将他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医生,表达了对他们真挚的感谢。
7月16日晚,46岁的吕先生酒后因伤被紧急医院急诊科,当时他已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失血性休克等多种症状。该院迅速召集全院多学科会诊,制定了抢救手术方案。
凌晨3点许,吕先生被送入手术室,肝胆胰脾外科、胸外科、麻醉科、骨科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他进行手术。
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韩克强介绍,当时病人病情很危重,全身多处伤口,且有下腔静脉出血,随时可能要他的命。这场多学科的紧急手术,是一个探查性的,要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参与团队的能力水平和处置经验考验非常大。
手术过程也真如韩克强说的一样充满风险。术中吕先生出现心脏停跳,术后又出现多发性脑梗,但都被医护人员紧急抢救过来。
最终,历时8小时,失血ml,由7个科室参与的手术成功完成,吕先生被转送到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在重症监护室,吕先生又先后遭遇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和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等多个难关。
当时,吕先生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很困难,为保证安全,一个由20人组成的转运保障团队建立,从4楼监护室到-1楼检查室,医护人员携带转运呼吸机、急救药品等,帮他平稳完成了检查。
在监护室12天里,该团队使用的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回忆道,“一天半夜,医生看到动脉波形显示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凭工作经验发现不对劲,应该是感染在加重。经检查,病人开始发烧,血压不稳定,我们随即调整了抗感染方案,更换了深静脉管路,第二天体征就有好转。”
熊建琼说,“在重症医学科这些天,医生24小时陪护在床旁,护士12小时一个班,随时监测各仪器指数,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哪个环节出问题,病人要么命救不回来,要么成为植物人”。
在医护人员细心陪护和治疗后,吕先生成功拔掉气管插管。“看到病人醒了,我们觉得辛苦十来天还是很值得。”熊建琼说道。
从重症监护室转入神经疾病科后,吕先生又接受了24天的康复治疗,并于日前成功出院。回忆起这段经历,吕先生感触很深,“在*门关走一遭,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了,也非常感谢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正是他们的妙手仁心,才让我能够幸运地活下来。”(文图/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