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内容
痰瘀互结是诸多重大疑难疾病的重要病机,是当前中医学界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在从痰瘀互结论治疑难杂病方面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会议拟围绕重大疾病痰瘀互结证的基础理论、实验与临床研究以及国医大师朱良春从痰瘀互结论治疑难杂症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交流。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时间
8月26日9:00-18:00
大会议程
观看地址
专家团队
大会报告专家团
主讲专家: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报告内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贡献与思考
主讲专家:雷忠义,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制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陕西省第一、二、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兼任陕西省中医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专家协会名誉会长、长安医学传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报告内容:从痰瘀*互结辨治冠心病
主讲专家:韩晶岩,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实验室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微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报告内容:痰瘀互结与微循环
主讲专家:朱婉华,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华中药药学会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团队指导老师,建有江苏省名中医朱婉华传承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朱良春益肾蠲痹法传承人,医院院长,南通市良春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学科带头人暨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并获得11项目部、省、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主持研发中成药“益肾蠲痹丸”和21种医院制剂,参与17本著作和5部大型工具书的编写,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报告内容:浊瘀痹(痛风)理论的创新和研究
主讲专家:吴宗贵,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报告内容:“痰瘀同治,治痰为先”的分子机制
主讲专家:刘建勋,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中药学及药理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府津贴。曾任中医院副院长,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及北京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带头人及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学重点研究室主任。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及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物学会中医药动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项目审评专家。
报告内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药效学研究与评价
主讲专家:杨关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辽宁省第二批领*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名中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脉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
报告内容:从痰瘀互结论治血脉病的临床研究
主讲专家:王平,湖北中医药大学*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部重点培育暨湖北省中药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湖北省老年病中药新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性痴呆(醒脑益智)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暨湖北省优势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博士后指导老师。湖北省第九届、第十届*协委员,湖北省第七届、第八届科协常委。
报告内容:从脏虚络痹痰瘀互结防治老年痴呆的思考
主讲专家:刘中勇,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西省人民*府特殊津贴。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江医院*委书记、副院长,心血管病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等职。
报告内容:从心脉癥积探析冠心病病因病机
主讲专家:刘超峰,医院心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雷忠义国医大师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第二届名中医,国家第二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三秦学者,陕西省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职。
报告内容:痰瘀互结理论在泛血管疾病中的传承与创新
主讲专家:方邦江,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岐*学者”、“上海市领*人才”、湖北省“楚天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讲座教授”。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晁恩祥教授、沈宝藩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陈如泉教授、陈绍宏教授,上海市名中医朱培庭教授等,是全国著名传统中医流派孟河医派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和顾氏外科传人名中医朱培庭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管局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市级课题30余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主编教材8部、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发明专利6项。
报告内容:基于“痰瘀互结”理论的急性脑梗死临床与基础研究
主讲专家:郑福增,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河南中医院)副院长,骨伤学科负责人。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常委,九三学社河南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协委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风湿病专委会主委、痛风专业委员会主委、中西医结合骨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报告内容: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主讲专家:郭建文,医院脑病中心,教授、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朱良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同济大学“国医大师人才传承计划”高级访问学者,第二支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队员。擅长脑血管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疑难病、围手术期危重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报告内容:从痰瘀互结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和颅内动脉支架术后的临床研究
主讲专家:贾立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联体牵头人;中华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预防与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药贡献“荣耀医者”;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中西医综合诊疗及中医外治肿瘤并发症。
报告内容:温经化瘀外治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与体会
主讲专家:陈*红,医学博士,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兼任广东省保健协会经络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易医脐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治未病委员会委员等职。临证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识生命和疾病发生原理,以一气周流、五运六气、六经辨证为基础,结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灵活辨治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杂病。临证遵“道法自然”,着眼于恢复人身本具自足的强大修复能力,身心灵同调,药灸针共施,深受广大患者信任。
报告内容:从“痰瘀互结”论治肿瘤
大会特邀主持团
胡镜清,研究员(二级),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流行病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8届委员会常委等职。
先后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国自然等课题20余项,长期从事中医证候、病机研究。近5年发表论文余篇;主编著作3部;获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项。
姜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岐*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行医37年,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白塞氏病、皮肌炎等疑难病症。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等18项课题。牵头制定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主编《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李先涛,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证候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团队标准观察员,广州市重大行*决策论证专家,广东省重大行*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研究方向: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应用研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于春泉,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兼任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美食新气象》节目中医养生专家,天津市卫计委健康教育巡讲专家团成员,天津市卫计委《健康周报》养生栏目供稿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委、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等职。目前主要从事中医证候学及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参加国家级课题4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2项。其中主持国家计划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市科委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课题3项,参加完成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参加国家计划项目2项。近年来,科研成果丰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3篇,出版论著7部。
杨小波,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现任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医院中医证候研究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一负责人。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个体化证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医院“青年拔尖人才”、“医院青年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工作20年,对临床内科尤其消化系统疾病、疑难杂症等有较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从事科研方法学尤其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20余年,主攻方向是个体化证治/证候研究、复杂干预研究、科研方法学等。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级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7项,获得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5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参编论著6部,其中副主编论著3部,专利/著作权3项。
伍建光,中共*员、博士、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医大师伍炳彩工作室负责人,江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余仁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医院肾病科主任,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用药安全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等各级科研课题近2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获科技进步奖4项。
马治中,Ph.D、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10处评审专家。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获得了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1项。先后获得了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部级二等),北京大学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部级二等),并被授予“全国先进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工作者”的称号。
刘爱*,博士,海**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员。年获海**医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海**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方面: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2篇,包括第一作者7篇,通讯作者20篇(SCI通讯作者17篇)。第一或者通讯作者文章最高影响因子11.分,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评全*以及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年获得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在国际知名杂志《Stroke》上发表的文章被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授予中国(大陆地区)有影响的心血管论文奖,年获评海**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年获上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年获评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获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一项在研)。申请专利9项,授权7项,担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CNSNeurosciTher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9-),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7-.7)。并为多本国际杂志审稿。
石和元,医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老年病中药新产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骨干。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参与编写《中医元气论》、《玲珑医鉴》、《中医老年病学》、《内经选读》、《本草纲目新编》等专著或教材9部,研究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1项。
蒋恬,副主任医师,南通市良春中医药研究院所副所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良春益肾蠲痹法”第四代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朱婉华教授学术继承人。目前在风湿病领域获得5项部、省、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参与国家课题5项、省级课题1项,参与编写著作两部,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医内科、风湿病、妇科、不孕不育、治未病等方面擅长药食并举、灸药兼施,身心共调。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进行中医专题专访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