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早晚温差大,血压大幅度波动忽高忽低——1月14日,家住硚口区长汽宿舍的七旬吴奶医院排队看病,遇到了登门随访的家庭医生吴涛,“医院就能看,您别跑冤枉路了,挂号费和诊查费全都免呢!”
老病号没排队就找到了大专家
原来,吴涛所在的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位于长汽宿舍正对面,医院心血管科刘正湘教授进驻坐诊。吴奶奶有些意外,“我认识刘教授十多年了,老伴的病就是他治好的。”在她老人家看来,刘正湘教授一号难求,每次都是儿子女儿齐上阵才能勉强预约挂号,到了现场还要排队取号、排队进诊室。
医院心血管内科刘正湘教授在中心坐诊。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当天上午9时,吴奶奶按照吴涛医生帮助预约的时间,带着老伴走进了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果然,刘正湘教授一脸和气地向老人招招手,耐心地翻阅了吴奶奶的病历资料。通过进一步检查,刘教授建议老人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上少油少盐,适当增强运动,这比吃什么药都管用。吴奶奶一分钱都没有花,又一次感到意外,表示会按照刘教授的要求去生活,“过个马路就有名牌医生看病,下周一定准时来复诊”。
三甲专家全面进驻解决社区“小病”
硚口区地处武汉市老城区,医疗资源丰富,辖区及周边拥有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市皮防所、市血液中心、市精卫中心等卫生机构也就近扎堆。“虹吸”之下,如何能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医院”的医改目标,硚口区卫健局*委意识到,让老百姓愿意在基层看病,关键得有能留住人的医疗水平,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一中心一特色”专家进驻计划在全区全面铺开。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在中心坐诊。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年10月15日,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加压,抓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建设的契机,联合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兼心内科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汪道文教授及其博士团队,共同设立了“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工作室”。专家团队每周二、六在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培训,通过“传帮带”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夯实了分级诊疗的健康基石。
医院齐小田教授在中心为居民做康复治疗。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截至目前,像这样的“握手”“结对子”,在韩家墩街社区卫生医院齐小田工作室、医院中医脑病科工作室、医院内分泌科工作室等4个三甲专家工作室的挂牌。“基本做到天天有三甲专家坐诊。”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部书记熊雯介绍,通过以专病托管为特色的医疗联盟,邀请三甲专家精准帮扶全面进驻,建立业务指导、人才培养等共享平台,以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诊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全年门诊量从年不足2万人次,一跃提升到年的6万多人次。
“社区首诊”在韩家墩街蔚然成风
以往排队一天也约不上的大专家下沉到了家门口,在检查检验设备更新升级的同时,这些名师团队实施“导师制”帮带,以师带徒“床边教学”的模式,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80后”男医生李亚其有幸成为齐小田教授团队的一员骨干。“教授有个习惯,下班之前会留下一道思考题,第二天准时开启‘头脑风暴’讨论会。”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寻求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的技术帮扶,成立一个国家中医药领*人才“岐*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领衔的专家工作室,引进“博士工作站”项目,持续引进医学博士、硕士,建成医学人才的硚口高地。
医院脑病科专家参加中心中医药文化节义诊活动。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医院建在基层,设在居民家门口,就是要让居民就近看病,调好慢性病,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丁良柱表示,“社区首诊”已成为辖区多数居民的自发选择,未来随着新院区的开业,该中心将在全科之上追求专科特色,新增手术室、皮肤科、眼科等业务科室,以前单一的中医科还将拓展出中医儿科、中医外科,并新增CT、CBCT、盆底康复治疗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和区级亚健康管理中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