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针灸、贴敷、八段锦,
迎战新冠!
疫情来临,年过古稀,
他们依然披甲上阵!
千年历史,疫病流行多次,
历经岁月的经典名方如何再立新功?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
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
中医药救治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中医药坚守者们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冯学功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是海淀区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
医院脑病科主任。
因在家人生病时,
看到一把草药一根银针,
就能解除病痛的冯学功,
走上了学习中医之路。
没有特效药?!
年前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再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逐渐显现,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依托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
“海淀区医学会中医、中药专业委员会”,
迅速组建了56人中医专家组坐镇。
医院、医院、
医院、
医院等医疗机构。
组织专家组第一时间参与
医院的远程专家会诊,
医院
新冠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救治。
当专家组看到新冠患者舌象时,
初步判断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冯学功说,从患者舌象来看,
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
水湿之象非常明显,
说明病*影响了人体水液代谢,
中医治疗痰湿相关的病可是强项。
大年三十晚,冯学功曾经主动请缨,
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中医专家预备队。
最后前线没有去成,
被任命为海淀区疫情防控中医专家组组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密接人员入住集中医学观察点,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为主的独特优势,
海淀区卫健委为
每一个集中医学观察中心
配备了一名中医师入驻,
负责该中心的中药预防用药的发放
和中医药健康指导工作。
专家组作为远程在线智囊团,
成为很多人“健康的守护者”。
(卫健委组织专家远程在线咨询)
这样的“会诊邀请”会随时发出,
冯学功几乎全天候在线,
他说,“能够运用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帮助集中医学观察人员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我觉得很有意义!”
彼时,72岁“中医泰斗”张伯礼
挂帅出征赶赴武汉,
那一句:“我这个岁数了,
说明疫情很重才让我来负责,
否则不会让我这个老头来。”
至今振聋发聩!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医药
救治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清肺排*汤”进入临床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达90%以上。
从不相信中医到8天12剂中药核酸检测转阴
为患者或密接人员进行远程指导,
冯学功也曾吃过“闭门羹”!
疫情初期,某50多岁的患者,
医院诊断为无症状阳性,
进入集中医学观察中心进行医学观察,
当医师征求是否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时,
她拒绝了!
第二天,开着空调30多度的室温,
她却穿着毛衣、羽绒服,
虽未发热,
却出现了怕冷的情况,
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
主动要求服用中药!
8天后,患者怕冷的症状显著减轻了。
3月1日,冯学功的手机响了起来,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对面传来“好消息!好消息!
患者核酸检测结果转阴了!”
8天,仅12剂中药就改善了症状。
冯学功感叹:
很多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
但西药没有进入中国时,
就是靠中医药护佑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健康。
在治疗新冠中,
广泛应用且有良效的“清肺排*汤”,
是从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
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来的。
那些穿越千余年的智慧经验,
在疫情之战中立了新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
他在区卫健委的委托下,
争分夺秒的完成《新冠肺炎中医防治20问》,
这本册子及时回答了大家关切的问题,
成为海淀区各医疗观察点入住人员的必读书;
《防治新冠,从症状反应入手》
《协同抗疫,中医如何发挥作用》等文章,
先后在《健康报》发表,
为中医救治新冠提供理论指导,
为中医参与抗疫建言献策。
疫情来,师徒皆战士!
吴佳慧曾参加最早一批疑似患者转运、
多次进入集中医学观察中心工作、
参与核酸样本采集,
在疫情不同阶段,
以不同的身份在一线战斗
可谓是“打满了全场”。
她是医院
一名普通的中医师,
还有一个身份是冯学功的徒弟。
年,医院举行,
首届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拜师大会,
青年医生吴佳慧成了冯学功的弟子。像吴佳慧一样的青年医生,
冯学功带了很多,
硕士、博士、博士后,
这一带就是14年!
疫情来临之时,
他们师徒皆上了前线成了战士!
如今,岁月静好重回身边,
冯学功却在思考如何构建中医?
他说,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
在抗击疫情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不止是心肺复苏、抢救危急生命,
能够在患者刚刚出现一些发热头痛等不适时,
就通过发热门诊等转介,
利用网络平台请中医会诊
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中药治疗,
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呀!
冯学功只是一位又一位
中医行业坚守者的代表,
经此一战,我们再次看到了
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
为护佑人民健康再次开出的
“经世良方”。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