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李潇
医院的医疗队伍中,她是人民的医生。从医27年,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轻风细雨抚平患者内心的焦躁,以善心仁术驱除患者的病痛,她就是脑病科一病区主任陈银玲。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医院总是弥漫着酒精的味道,人们来来往往,难免给人带来一种紧张感。而在脑病科一病区门诊室,这里的氛围却有几分温馨。陈银玲和患者的沟通更像是在交谈,她的语气亲切而又轻快,即使已经忙碌了一天也看不出她的疲惫。“来,你跟着我做,摸下鼻子,再伸出右手,拇指并住食指,再并住中指……”陈银玲一步一步引导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查看手的共济。
46岁的苗先生曾患有脑出血,在测量血压后结果有些偏高,医院就会紧张,内心不由自主的害怕。陈银玲便安慰说:“医院都会紧张,现在就是简单的测一下血压,不要有压力,心态放平对患者的康复也是很重要的。”随后,陈银玲又为患者的左右胳膊各测量了两次血压。当记者问到“这是否太耽误时间,增加了工作强度”时,她答道:“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毕竟医院,难免会有一些恐惧,多量几次血压我也能更准确的判断病情,更好对症下药,相比来说麻烦一点并没什么。”
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的看病治疗流程有所调整。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更清楚的了解到办理住院的手续,尽量让他们少跑路,陈银玲印制了办理住院的流程,里面的内容详细到在哪个窗口打印核酸检测条码、乘坐几号电梯入住病房等,只要是患者可能需要的,陈银玲都考虑在内。为了让患者清楚门诊职工医保报销的流程,她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怎样登记、怎样预约磁共振、哪里需要大夫签字……陈银玲巨细无遗,而正是这一个个小细节提升了患者就医的体验感,甚至是幸福感。
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定论
医生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往往是如何让对方理解专业术语。“隔行如隔山”,陈银玲告诉记者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就是如此。为让患者更清晰地了解病情和药效,陈银玲会举出一些列子解释:以往常用的硝苯地平片虽然降压速度快,但是效果不持久,就像是喝面汤,当时觉得很饱,没过多久就饿了。现在的缓释药好比添加的骨架,药效会缓慢释放,让血压变得平缓,也是现在提倡吃的降压药。陈银玲认为:能让患者完全理解自己的病情,他们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这也是一名医生应尽的责任。
前来脑病科就诊的患者大多都在60—80岁,有时陈银玲当场答疑解惑之后,患者表示清楚,但因为年龄大、反应慢、记忆差,回到家中又总是遗忘。因此,陈银玲为了让患者少跑腿,每次问诊后,她总是主动给患者留下带有自己手机号的名片,并嘱咐说:“有问题就随时打电话给我。”短短的一句话总是能让患者安下心来,只需报出姓名,陈银玲就能立即从电脑上调出病历,给予患者远程指导。
从医以来,陈银玲也受了不少委屈。80岁的王先生因为多次脑梗死,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差,以及轻度精神障碍,入院以来一直有暴力倾向,试图拿拳头殴打医护人员,污言秽语也频频出现。即使这样,陈银玲仍然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患者年纪大,患病以来有后遗症,难沟通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患者能把药吃上,能把吊瓶打上,受点委屈也值得。”陈银玲云淡风轻的几句话触动了记者。
牺牲小我,三年不停歇
在医生队伍中,陈银玲像一名“钢铁侠”,年至年因科室人员紧张,她在3年中几乎未休过假,心里也放不下每一位病人。“住院的病人等着我查房,门诊的病人等着我问诊,怎敢懈怠。”前段时间,许久未归的女儿回家,陈银玲左思右想终于狠下心申请公休。原本可以休息12天,她医院。“在医院不觉得事情多,一离开就实在放心不下,亲自过来看一看心里才会踏实。”
让病人有更好的就医体验,陈银玲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患者,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女儿总是埋怨道:母亲总是主动值班,除夕夜一家三口都团圆不了,有时甚至两碗泡面就当成了年夜饭。面对女儿的不满,陈银玲总是笑着解释:“过年不就是图个团圆,平时晚上下班回家一起吃个晚饭也算是团圆了。”
这名“普通的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医者仁心照亮每一个生命。作为社会的医生,陈银玲热心参于公益事业,累计献血毫升;作为人民的医生,她永葆初心,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带来健康、送去温暖。无私的付出,她却永远只有一句: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