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儿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近两年在门诊遇到的慢性咳嗽患者较多。
很多患者常常是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有的宝宝剧烈咳嗽,面红耳赤甚至呕吐,对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经济负担。
中医中药治疗
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咳”的范畴。中医中药对咳嗽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可见有些不明原因顽固性慢性咳嗽经中药治疗后缓解的例子。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优势,首先是以三因制宜为特征,体现高度个体化、精准化的辨证论治;其次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复方发挥效应;第三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综合管理模式
咳嗽证候类型包括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邪伏肺证、胃气上逆证、湿热郁肺证、肺脾阳虚证、肺阴亏虚证等;其中慢性咳嗽常见证候类型为风邪伏肺证、湿热郁肺证、肺脾阳虚证、寒饮伏肺证等。
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麻*、杏仁、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炙甘草。
症见咳嗽阵作,咳伴咽痒,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畅,常因冷热空气、异味、说笑诱发,身无明显寒热。外感常诱发咳嗽加重或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滑。
症见咳嗽,咽痒,遇冷加重,痰涎清稀色白或呈泡沫,背寒如掌大,可伴有胸闷,胃寒,便溏,畏风,自汗,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滑。
治法:疏风宣肺,温阳健脾。
方药举例:小青龙汤(《伤寒论》)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加减:麻*、芍药、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甘草、茯苓、白术。
症见干咳,痰少黏白,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起病缓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白扁豆、桑叶、生甘草。
中医外治包括穴位贴敷、小儿推拿、拔罐、刮痧等。
医院东院区儿科科室简介:医院重点发展学科,科室拥有一支服务热情周到,技术过硬的队伍。科室人员配备有资深专家和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设有新生儿及普通儿科两个病区,新生儿病房为沧州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配备高级暖箱、远红外抢救台及各种抢救设备;普通儿科环境温馨,配备单人间,二人间三人间,设有小儿推拿理疗室。
科室诊疗范围:儿内科各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呕吐,营养不良,厌食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新生儿疾病:如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糖尿病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溶血等新生儿疾病
同时科室开展儿童中医保健项目,如:三伏贴、三九贴,腹泻、肺炎外用贴敷及中药灌肠疗法,中药治疗小儿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均取得显著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